张春晓:风雨同声悲陆沉——记正声诗词社
▲正声诗词社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左起:刘君惠、叶石荪、高文、沈祖棻、宋侄女、宋元谊,后排左起:卢兆显、杨国权、刘彦邦、王文才、王淡芳、刘国武。
1942年冬,成都金陵大学五名学生成立了正声诗词社,沈祖棻、高文、程千帆、刘君惠、陈孝章等担任指导教师。社团较为频繁地活动至1947年10月,除了先后加入诗词社的14位学生社员,诸多前辈学人如林山腴、汪旭初、汪辟疆、沈尹默、庞石帚、萧中仑、程穆庵、陈寅恪、刘永济、谢无量、向仙乔、吴雨僧、潘重规等均曾在其刊物上发表作品。他们在五四新文学冲击下,共同寻求旧文学的生存发展之路,以师弟传承的方式,继承诗词雅正传统的同时赋予作品时代的内容,延续着忧国忧民士的精神。
正声始末
1942年春,程千帆、沈祖棻夫妇来到成都金陵大学执教,沈祖棻开设的词选课聚集了金陵大学、华西大学以及四川大学爱好诗词的学生。稳定的授课时间和循序渐进的练习为正声社的成立提供了契机,金陵大学中文系邹枫枰、卢兆显,国文专修科杨国权、池锡胤,农艺系崔致学等五名学生遂于是年冬创办了正声诗词社。1943年秋,杨国权于《八声甘州》小序中写道:“成都西郊,有小阜曰琴台,故老流传,谓是司马长卿遗迹,杜老宝靥罗裙之诗所由作也。国战既起,就其地钻隧以避寇机,乃知其为前蜀主王建陵寢。中央研究院遂派人发掘经年,墓制遗物稍稍可睹。癸未秋初,与同窗诸子往游,庆符胡君、华阳邹君、三水卢君,既先后为诗文以纪其事,余更步梦窗韵成此阙,亦班孟坚所谓怀旧之畜念,发思古之幽情也。”这正是诗词社草创成员活动的真实纪录。
1944年初,正声诸子相继出版了两期《正声》杂志。由于社员面临毕业,是年春天,程千帆、沈祖棻推荐金陵大学中文系刘彦邦与陈荣纬、金大国文专修科萧定梁、四川大学中文系宋元谊(女)四人人社。7月,《正声》丛书第一种《风雨同声集》出版,封面和扉页分别由庞石帚和高文署签,集中收有杨国权《苾馨词》30首、池锡胤《镂香词》26首、崔致学《寻梦词》30首、卢兆显《风雨楼词》36首。章士钊在论近代诗家绝句中赞道:“大邦盈数合氤氳,门下门生尽有文。新得芙蓉开别派,同声风雨已堪闻。”又自注曰:“沈祖棻为程氏妇,其门人已刊《风雨同声集》词稿。”秋天,正声社新加入华西大学中文系王文才、刘国武,四川大学中文系王淡芳、周世英,武汉大学中文系高眉生(女)五人。老社员卢兆显和杨国权毕业后仍继续参加正声活动,11月的《正声》诗词刊第三四期合刊即是这段新老交替时期的产物。
尽管人事变动较大,9月沈祖棻转到成都华西大学教书,程千帆一度任教成都中学,社员亦从金陵大学拓展至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学校学生,这是正声社活动非常稳定的一段时期。成员们每两个月选择一个节假日,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的茶馆或新南门外枕江茶馆聚会。据刘彦邦《抗日战争中的正声诗词社》回忆:
会间,社员们分别出示上次由指导老师命题的习作,互相观摩与交流学习心得,议论古今诗词作家的作品,自然也要谈谈社务情况与问题。会后师生醵金聚餐,能豪饮的社员还互相赌酒,尽欢而散。我记得这段时间聚会时,多半由沈子苾师为下次习作命题,因为程千帆师在1944年中秋后已应武汉大学之聘去乐山了。社员呈交的习作,沈师总是不惮其烦地仔细修改,好的加点加圈以至密圈,坏的批示疵病所在或不予圈点。发还以后,我们都能从沈师修改的词句或圈点中有所领悟。
1946年春至1947年春,《西南新闻》报以双周诗词专栏形式刊出《正声》33期,刊头由华西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闻在宥题写。每期稿件由社员轮流组稿,征求其他社员意见后,再由指导老师最后定稿。促成正声诗词社与《西南新闻》合作的是导师陈孝章,长达一年的专刊连载,使正声诗词社的影响力从校园辐射到社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文、程千帆、沈祖棻先后离开四川,然而以诗词缔结的师生情谊并未就此中缀。程千帆转至乐山武汉大学,仍通过书信往还认真批复学生的诗歌。1946年8月,沈祖棻因病辞去华西大学讲席,11月11日、12月31日在上海和武昌均有致卢兆显、宋元谊、刘彦邦书信,探讨诗词创作。沈祖棻《书札拾零》共存37通,其中31通是和正声从游诸子所通书信。她为学生们改定词作,更循循善诱,如“元谊弟应多读北宋作品,勿徒注意雕饰,以免辞胜于情。兆显弟作,情意深刻而不免流于生硬晦涩,有辞不达意之病,又觉情胜于辞。彦邦弟人手甚正,则须力屏粗俗、熟滥、轻绮诸病。昔孔子有才难之叹,今日尤甚。弟等当自强不息,勿负余望也”、“望能循序渐近,持之以恒,须志大而心虚,精勤不倦”云云。
1947年,正声诗词社在成都的九名社员,两人在机关工作,两人在中学任教,另五人就读大学四年级。这年10月,诸人于忙碌之中编印了《正声》诗词刊新一期,封面则是高文从南京寄来。新一期的刊出,标志着正声诗词社活动告一段落。
正声人物
1976年,沈祖棻在人事凋敝的“文革”中怀念故友,追思曾经共同拥有的珍重时光,写下《岁暮怀人》诗42首。其中和正声诗词社师生相关的有8首,分别为咏陈孝章、刘君惠、刘彦邦、杨国权、王文才、刘国武、宋元谊、王淡芳。陈孝章和刘君惠均是参与正声社活动的指导教师,其余六人系正声社会员。陈志宪字孝章,四川酉阳人,在中央大学中文系时与沈祖棻同级,曾任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君惠其时与程沈夫妇过从甚密,每共游宴。
自1942年春起,创社会员卢兆显、杨国权、池锡胤、崔致学就跟随沈祖棻学词。杨国权,四川綦江人,《正声》发刊词即由其撰写。他与沈祖棻呼应词作最多,有同题“华西坝秋感”。毕业后,杨国权仍为正声社务奔走,与刘彦邦一起联络《西南新闻》正声副刊诸事。刘彦邦和宋元谊是1944年春入社会员。刘彦邦,四川兴文人。2009年,海盐沈祖棻研究会之所以能够印制出《正声诗刊四种》,全赖其保存下来的《正声》诸稿以及诸位老师、太老师赐稿的手迹。他曾撰写《抗日战争中的正声诗词社》《正声诗词社照片解说》二文回忆正声诗社活动情况。宋元谊亦是当时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声社”会员,她每每从望江楼步行赶到华西坝听沈祖棻在金大与华大讲词,从未缺席。她才华横溢,诸人皆将其视为沈祖棻传人。程千帆笺云:“宋元谊,四川富顺人,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徐溥妻。曾在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文化大革命’中被辱自缢。君为清末名宿芸子先生女孙,学有渊源,才情富艳,尤工属对。其为词,凡遇可对可不对者,则必对之而后快。自其短命,祖棻遂有丧予之恸,而深惜汪吴词学不得其传也。”
▲宋元谊手抄《涉江词稿》
王文才、刘国武、王淡芳是1944年秋入社会员。王文才,四川崇庆人,初读于华西协和大学,后在四川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文革”中亲朋断绝,而王文才独访武汉大学珞珈山,令程沈二人惊喜不禁。刘国武,四川中江人,华西协和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四川医学院教授语文。王淡芳与沈祖棻、程千帆书问最勤,虽十年浩劫亦未间断。故《涉江诗》卷一《答淡芳四首》有:“难逢乡国信,喜得故人书”、“册年千里隔,交谊未相疏”之句。
沈祖棻《涉江诗》卷四《锦城怀旧,寄诸故人六首》其六曰:
衰草黄花词客死,仲宣公干谢诗名。
旧时东序诸年少,白发新来有几茎?
程千帆笺曰:“此首属从游诸子。‘天黏衰草’,秦少游满庭芳句,‘人比黄花瘦’,李易安醉花阴句。杨国权词学少游,宋元谊才追易安,故以比之。仲宣谓王淡芳、王文才,公干谓刘国武也。参前岁暮怀人诗。”又有《国武寄示新作套曲,并告以将于春节邀淡芳、文才共谋一醉,闻之神往。因呈长句,兼示二王,用坚其他日东下之约》诗云:
群贤佳节醉江楼,诗酒天涯难共酬。
西岭梅开春可寄,东湖月朗水空流。
刘桢此日传高唱,王粲何时作远游?
郢树蜀山相望处,聊凭书札慰离忧。
无论沈祖棻《涉江诗》,还是程千帆笺注,无不透露出那一段正声时光师友唱和往还的精神契合,以及延及一生的师生情谊。尽管时局不利,背井离乡,有无尽的国事乡愁,但至少有这样一批志同道合的师生一起把酒论诗,在文学的精神世界中徜徉共鸣,其臭如兰,风雨同声,这岂止是学生社团的意愿,更是一代中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实写照。
1977年8月,刘君惠闻知沈祖棻于6月27日在武昌因车祸不幸逝世,特意通知了当时还在成都的正声社王文才、刘国武、王淡芳、刘彦邦集会望江楼,题咏哀挽诗词,这是1949年后正声社的唯一聚会。此时卢兆显已于1947年病逝,杨国权、宋元谊在“文革”中含冤而死,正声社人物凋零,所幸正声宗旨不废。
正声宗旨
“正声”源自李白“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唐代以前,“正声”以音韵、音律为主要意义,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之“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始把“正声”二字的意义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内涵,以及诗人于国于家于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亦如刘婉在《正声不绝》文中所说:“一方面,正声是正气之声” “另一方面,正声是雅正之声”。正声诗词社以“正声”为名,标明源头所自,表明创作宗旨是在音律和内容两方面追求传统的雅正之声,不仅是音乐之雅正,更是信念之严正,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正义。
1943年12月,杨国权以《论近人研治诗词之弊》作为发刊词,文中明确反对新文学“崇新废旧”,辩驳对旧文学所议之非:对于认为旧文学为死文学、不能表现时代和描写新事物者,他提出历代词人都以词反映时代内容,如南宋郑所男、林景熙等,而自黄遵宪,刘永济、沈祖棻以还等近现代词人,均以新事物入词,如收音机之“贮声歌匣”、霓虹灯等;对于认为诗词格律太严抹杀文学的灵性而要求改革诗词者,他强调词必须遵守格律才有文学美感;对于认为诗词已成古物,只须欣赏不必创作者,他申言唯有具备创作的体验才能更好的欣赏作品;对于其时文学创作崇尚新奇怪异的理论及创作之风,杨国权以为绝非文学正途。最后他说:
至于文学体制,吾人所怀,并无新旧之见,且以时代趋势,必当有新体之产生.文言白话,原无严界,期于描写真切,表达真肫,即为尽其能事。若其内容空乏,技术拙劣,虽则废弃旧腔,纯用新体,亦不得谓为文学作品。
他以为文学的表现能力和新旧文学、体裁无关,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创作的技巧和内容。数十年后,刘彦邦忆及正声诗词社在《西南新闻》报副刊“所刊诗词,一般都能联系实际,或感伤时事,或讥弹时政,或记述萍踪,或互相赠答,言词各抒情意,文风均以清明雅正是尚”。同样毕业于金陵大学时任《西南新闻》副刊编辑的李定一读到这段,不禁感叹:这也正是老师们平时在校对学生们的理论教导和实践要求。所以《西南新闻》出版第一期《正声》时,李定一在《发刊词》中对诗词提出的三个要求和正声宗旨不谋而合:
第一,修辞立其诚——提倡讲真话。“修辞立其诚”,这是《孟子》的话,也曾是我们在校时一个其中的考试题目,也是平日老师们对学生们做人和做学的要求。
第二,要有的放矢,不乱放空炮。
第三,要有时代感。要运用诗词的传统形式,咏唱时代新事物,也就是当时的“旧瓶装新酒”的问题。
▲《风雨同声集》
正声社指导教师沈祖棻在《风雨同声集序》中将这种传承说得更其明确:
壬午甲申间,余来成都,以词授金陵大学诸生.病近世佻言傀说之盛,欲少进之于清明之域,乃本夙所闻于本师汪寄庵、吴霜厓两先生者,标雅正沉郁之旨为宗,纤巧妥溜之藩,所弗敢涉也。……在昔南宋群贤,觏逢多故,陆沉天醉之悲,一寄诸词,斯道以之益尊。今者,岛夷乱华,舟覆栋倾,函夏衣冠,沦胥是恫,是戋戋者,乌足以攀跻曩哲。然其缅怀家国,兴于微言,感激相召,亦庶几万一合乎温柔敦厚之教,世之君子傥有取焉,而不以徒工藻绘相嘲让邪?
在词体教学的源头上,沈祖棻以业师汪东、吴梅为宗,主张雅正沉郁。她认为南宋国难纷纭,宋人将“陆沉天醉之悲”寄之于词,词体因而得以推尊。今日倘将家国之感寄托于词,亦可实现旧体诗词在新文学大势所趋下继续生存和发扬光大的期望。唯有赋予旧体诗词以新时代的内容,寄予真挚深厚的感情,词体才能如宋代那样获得推尊。故正声诗词社从发刊至合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贯彻“正声”清明雅正之风,真实反映时代和生活:感怀家国,不作无病之呻吟;沉郁雅正,不作轻薄藻饰之文辞。他们的宗旨承自汪东、吴梅等前辈,创作实践一以贯之。而自发刊之始,直到《西南新闻》副刊,前辈学人对于正声组稿的支持,正是对正声宗旨的积极响应,亦是推尊词体的共同努力。
即如1944年8月衡阳失陷,他们在词中咏叹:“故山从此战云遮。莫向蒿藜寻败壁,雁也无家。”(刘永济《浪淘沙》)“伊洛愁新,潇湘泪满,孤戍还失严城。忍凝想、残旗折戟,践巷陌、胡骑自纵横。浴血雄心,断肠芳字,相见来生。”(沈祖棻《一萼红》)、“相见他生语断肠,秋云漠漠锁潇湘。莫邀归雁说衡阳。”(宋元谊《浣溪沙》)沈祖棻、刘永济更分别在其《一萼红》《浪淘沙》小序中记道:“甲申八月,倭寇陷衡阳。守土将士誓以身殉,有来生再见之语。南服英灵,锦城丝管,怆怏相对,不可为怀,因赋此阕,亦长歌当哭之意也。”“衡阳之役万军苦战四十七昼夜将士伤亡殆尽遂陷死事之烈亘古罕有词以哀之。”以明创作意旨。卢兆显《无题》诗激愤地写道:“壮士头颅连野白,少年心血付流红。天荒地变存肝胆,梦破魂归断鼓钟。”池锡胤《虞美人》“入中训团受训有感”豪言道:“今朝击碎唾壶歌,起舞复兴关下意如何?”是年秋天,正声诸子内心深感悲怆,亦澎湃着复兴的激情。
正声诗词社不仅是主动承继传统文学的学生社团,更是三代知识分子传递诗词尊体理念的努力,而正声诸词无疑是他们的心、眼所反映出来的时代脉动,他们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描述眼中血、离人泪,记录国家的危亡、战争的残酷、人民的流离,这正是正声诗词的精神本质。
>原载《民间影像》第七辑
【相关阅读】